“雙11”還未到,各大電商平臺及商家的促銷活動早已鋪天蓋地、五花八門,優惠的價格確實吸引了不少消費者下單。
針對調查情況召開約談會
前不久,廣東省消委會調查了600款網售商品,竟發現過半為“三無產品”,此外還發現存在商品關鍵信息缺失、虛假標注、網頁展示信息與實物不符、“好評返現”等現象。
為推動整改調查中發現的問題,提升網購消費環境,保障消費者合法權益,11月9日,廣東省消委會約談了淘寶、快手、抖音、天貓等七家大型電商平臺。
廣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有關處室、廣州市標準化研究院信息研究中心相關代表參與約談指導。
會議情況
會議通報了各平臺在“網售'三無產品'及商品標簽標識問題調查”中的情況,指出電商平臺企業存在“三無產品”及關鍵信息缺失、虛假標注、標簽標識不符合國家標準、商品銷售頁面信息與實物不符、“好評返現”等問題,督促電商企業加強平臺治理,嚴格產品質量管理。
與會企業回應了通報情況,并表示將對照調查結果逐一落實整改。
同時,各方圍繞當前電商平臺的行業現狀、法律法規、監管情況、改進措施等方面進行了深入交流。
省市場監管局網監處領導介紹了當前平臺經濟進入規范發展新階段,加強平臺監管規范是工作重點,呼吁各大平臺應發揮帶頭作用,合規經營,維護平臺經濟健康有序發展。
省市場監管局質監處領導介紹了近三年來網售產品抽檢發現的主要問題,以及《電子商務法》及《網絡交易管理辦法》對電子商務平臺經營者的責任與義務,并表示下一步將強化網售產品抽檢、加大打假治劣力度、推動創建質量管控示范平臺。
廣州市標準化研究院信息研究中心代表重點解析了本次調查中"標簽標識"方面主要存在的生產者名稱和地址、產品名稱、執行標準、基本要求和技術要求標識等方面問題,并提出針對性改進對策。
廣東省消委會要求各電商平臺落實“三個責任”
廣東省消委會秘書長
一是落實法律責任。應提高法律意識,主動學習相關法律法規規定,嚴格按照法律標準為廣大消費者提供合法合規的、質量有保障的產品;
二是落實保護消費者權益主體責任。企業是消費者合法權益保護的第一責任人,平臺、生產企業及經營者要強化主體責任意識,把保護消費者權益落實到經營活動中的每一環節;
三是落實社會責任。各電商平臺應主動承擔社會責任,發揮行業引領作用,守法誠信、規范經營,為凈化網絡消費環境發揮帶頭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