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省安康市市長武文罡在創新驅動推進高質量發展座談會上的講話
2021年11月5日
(根據錄音整理)
“解放思想、改革創新、再接再厲,譜寫陜西高質量發展新篇章”是習近平總書記今年9月來陜考察時提出的新要求。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必須堅持把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擺在重要突出位置。對于安康來講,“十四五”追趕超越、綠色崛起的實踐道路上,必須始終堅持以創新驅動來推進高質量發展。綜合大家的發言要點,我再強調五個方面:
第一,要突出科技創新,壯大產業發展核心引擎
科技創新是創新之首、核心所在。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首先要積極推動科技創新,全面增強科技對經濟增長的貢獻度。
一是以企業為主體,提升創新能力。大力支持企業創新、全力構建高質量經濟體系,是各級政府義不容辭的責任。要培育高新技術企業,持續健全完善全生命周期梯度培育鏈條,落實科技型、創新型企業扶持獎勵政策,加快培育一批高新技術企業、瞪羚企業和“單項冠軍”企業。要鼓勵企業創新發展,通過“政府搭臺、企業發力”積極破解人才、資金、技術、轉化等方面難題,鼓勵國有企業擴大研發、民營企業創新發展。要完善提升創新服務,建立合理、必要、便捷的科技型、創新型企業“綠色服務通道”,加大重點企業土地供給、規劃手續等政策傾斜力度,支持企業集中精力發展。
二是以平臺為支撐,延展創新鏈條。要加快融入秦創原創新驅動平臺,推動秦創原安康創新飛地孵化園建設,主動上門、拿出措施、深度合作,促進秦創原科技成果與我市主導產業、重點企業高效對接,加速科技成果落地轉化。要大力建設新型研發平臺,加快培育一批國家級、省級、市級重點實驗室和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科技創新實驗示范站、企業技術中心,搭建科研平臺、創新創業平臺及院士專家工作站,促進科研資源共享,全方位強化協同創新。要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揭榜掛帥”推進重點產業領域基礎研究、產品研發,支持龍頭企業與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深化合作,聯合組建富硒食品、生物醫藥、旅游康養、新型材料、智能制造、毛絨玩具等產業技術創新聯盟,積極延鏈補鏈強鏈,將創新貫穿在全領域、各環節。
三是以高新區為承載,打造創新集群。突出高新區聚集、引領、帶動作用,打造秦巴區域創新高地。安康高新區要圍繞“高、精、尖”加快建設國家創新型特色園區,旬陽高新區要堅持差異化、特色化、品牌化,對標建設省級一流高新區。要推進協同聯動,積極對接西安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研究出臺專門《意見》,加快產業轉型升級、科技成果轉化、創業創新發展等方面協同聯動,全面強化戰略合作。要加強市域統籌,支持引導產業集聚區、工業集中區創建綜合型高新區和特色型高新區,市縣協同推動重大項目、新型研發機構優先在高新區布局,帶動特色優勢產業集群化發展。要完善產業配套,持續發展高新區生產性服務業,強化技術研發、檢驗檢測、倉儲物流、金融法律等服務配套,補齊短板弱項,提升發展質量。
第二,要強化要素支撐,著力完善創新驅動體系
創新是一個系統工程,離不開政府、企業、高校和科研院所的良性互動,更離不開系統完善的要素支撐。
一是集聚各類創新人才。要積極引進人才,持續深化“招才引智”,立足支柱產業、特色產業、新興產業發展所需,以“百名碩博進安康”、“百千萬”創新人才、“金州英才”、返鄉人才“萬人計劃”等為抓手,大力引進急需緊缺人才和創新團隊,推動重點領域人才取得突破,人才資源總量穩步增長。要大力培養人才,依托安康學院、職業技術學院,建立培訓基地做好培養工程,持續打造安康工匠、技能標兵和技術能手,有效增加高技能人才培養供給。要用好社會人才,建立健全人才工作責任機制、考核機制、經費增長機制,創新完善激勵保障機制,鼓勵高技能人才、企業管理人才、法治人才、信息化人才、農村實用人才、優秀青年人才等在各自領域發揮作用。
二是擴大財政金融供給。要積極爭取中省財政科技資金投入,深入研究政策,充分用好政策,持續強化預算約束和績效管理,提高科技資金使用效率。要不斷加大市縣財政科技投入力度,完善獎補政策、細化獎勵措施,建立健全財政資金與社會資本投向科技創新聯動機制,發揮撬動作用,引導形成多元化科技經費投入格局。要用好各類財政主導產業發展基金,積極爭取“秦創原”天使基金、成長基金和陜西省科技成果轉化基金支持,有效運營“安康貧困地區(科技)產業發展基金”。要加大金融創新支持力度,用活金融政策和金融工具,引導金融機構精準提供利息補貼、保費減免、上市輔導、股權融資、債券融資等金融支持,提升金融服務地方經濟發展質效。
三是加強專業服務支撐。要推動知識產權保護,加快完善知識產權信息服務,及時提供維權援助,依法打擊專利申請、商標注冊中的違法違規行為,保障創新主體合法權益。要推動標準化建設,建立科技項目與標準化工作聯動機制,及時將創新成果融入標準,依托標準支撐持續創新,用好創新成果提升品質、加速產業化應用。要推動品牌建設,支持企業將自主創新作為品牌培育的核心內容,抓住設計、質量、服務等關鍵環節,以高質量產品彰顯核心競爭力。要推動創投孵化,加快新建一批科技企業孵化器、眾創空間和星創天地,探索建立風險投資參與的新型“創投+場地”孵化器,打造一批區域承載型、高校孵化型、院所支撐型、企業主導型雙創示范基地。
第三,要堅持擴大開放,加快融入新發展格局
“開放興市”是安康追趕超越的基本路徑,也是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唯有擴大開放,才能破解要素制約、補齊短板弱項。
一是加快推進開放通道建設。要充分發揮安康無水港“公鐵?!甭撨\、“安西歐”中歐班列通道優勢,依托鐵路、高速、國省干線交通網絡,持續降低物流成本,暢通秦巴腹地“東進西出”大通道。要強化安康高新區、恒口示范區國家外貿轉型升級基地作用,加快陜西自貿區安康協同創新區、保稅物流中心(B型)建設,積極打造外貿綜合服務平臺,為企業提供物流、通關、融資、收匯、退稅等一站式服務。要健全商貿流通骨干網絡,以縣域商業體系建設為重點,推動建成一批商品化加工載體、布局一批現代化冷鏈設施、打造一批高效率運輸通道、推出一批公益性批發市場、招引一批龍頭型平臺企業,大力發展電子商務,促進生產、運輸、倉儲、流通、消費等信息互聯互通、設施共用共享,實現擴大外銷與激發內需雙向互動。
二是加快承接產業梯度轉移。要緊盯中東部地區產業升級機遇,運用“投行思維”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強化與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京津冀等重點區域有效對接,重點引進一批高新技術企業、戰略性新興產業,打造產業轉移重要承載區。要持續深化蘇陜、津陜對口協作,鼓勵吸引大型企業在安康設立區域總部、研發中心、營銷中心、采購中心等功能性機構和生產基地,全面加強產業發展、科技創新、生態環保等領域合作。要加強與省內外知名高校、科研院所、重點企業務實合作,聯合共建創新載體,承擔重大科技項目,爭取更多科技成果落地安康,促進孵化、轉化、產業化,帶動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
三是加快深化對外開放合作。要以龍頭企業出口為引領,擴大富硒食品、毛絨玩具、電子產品等外貿出口規模,拓展安康特色產品海外市場。要強化外貿企業跟蹤服務,建立重點外貿企業進出口情況監測、預測月報機制,及時了解重點企業進出口情況、訂單情況趨向,引進一批外貿綜合服務平臺企業,全方位做好協調服務,支持本地企業擴大進出口、做大貿易量。要依托西康高速、西渝高鐵等對外大通道,推動與關中平原城市群聯動發展,加強與長江經濟帶融合發展,融入成渝“雙城”經濟圈,參與區域產業分工協作,打造陜西向南開放前沿門戶。
第四,要深化改革舉措,充分激發創新發展內生動力
發展面臨的困難和挑戰越多,我們越要加快改革,要依靠改革激發內生力、培育增長點。
一是著力推進機制創新。要堅持以管理創新推動各類開發區擴容增效,落實省委、省政府“一縣一區、一區多園”工作要求,推進產業園區整合和去行政化,不斷提升發展效益。要加快推行“畝均效益”綜合改革,完善低效企業退出機制,進一步優化資源要素配置,提高單位土地面積產出效益和全要素生產率。要加快探索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建立生態價值核算方法、標準和評估機制,深化南水北調水源地、“引漢濟渭”生態補償基礎工作,搶抓“雙碳”政策機遇,積極跟進并探索建立用能權、森林碳匯參與碳排放權交易,發揮安康生態優勢。
二是持續優化營商環境。要對標法律和營商環境指標評價體系,深入推進審批服務“極簡化”、政務服務“便利化”、熱線服務“集約化”、交易服務“規范化”,綜合提升服務水平。加強市場公正監管,提升聯合監管、智慧監管、信用監管、包容審慎監管水平。加強政務服務數字化轉型升級,推動形成跨層級、跨系統、跨部門、跨業務的政府運作新模式,實現更大范圍“一網通辦”。要全面落實《優化營商環境條例》,建立企業全生命周期服務體系,拓寬營商環境監督、評價、投訴、舉報渠道,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
三是激發市場主體活力。要深化國資國企改革,加快完善國有企業法人治理結構和市場化經營機制,做優做大做強國有資本和國有企業;深化混合所有制經濟改革,鼓勵有條件的公共服務類和功能類國有企業實施混合所有制改革。要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推動建立面向民營企業的救助補償機制,依法保護企業家合法權益,促進企業家公平競爭、誠信經營,尊重和激勵企業家干事創業,激發企業家創新創業活力,持續構建“親”“清”政商關系。
四是加強政府自身建設。要提高依法行政水平,牢固樹立現代法治意識,全面推進依法治市,提升依法履職水平,把政府工作全面納入法治化軌道,妥善化解各種矛盾糾紛。要強化駕馭市場能力,善于用市場機制應對挑戰、破解難題、解決問題,推動“有效市場”與“有為政府”有機融合。要提升推進落實效能,以貫徹實施《政府督查工作條例》為抓手,進一步創新抓落實工作機制,構建“大督查”格局,善用政府督查發現問題、推動發展,打通決策部署、任務落地的“最后一公里”。
第五,要進一步解放思想,努力開創創新安康的新局面
越是欠發達地區,越要不斷解放思想。要人人有為,讓“創新安康”成為追趕超越的顯著標識和鮮明特征。
一是學深學透。要堅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圍繞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來陜考察系列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用黨的最新理論指導工作、推進發展,始終沿著總書記指引的方向前進,堅持以開放的心態、外向的姿態、矯健的步態,積極向發達地區學習,向兄弟地市學習,不斷增強奮進的壓力和動力,走好符合安康實際的追趕超越之路。
二是敢闖敢試。要勇于擺脫舊思維、跳出舊框架,正視發展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緊緊圍繞開放不足、收入不夠、縣域不強、活力不夠等問題,找差距、補短板、定措施,用科技創新、機制創新、工作創新、模式創新破解難題,堅持創造性地開展工作,只要符合中央精神、有利于高質量發展,就大膽探索、主動作為,勇于創出一批安康特色、安康亮點、安康經驗。
三是立說立行。各項工作任務一經決策就要扎實推進,安排部署必須落實見效。要強化只爭朝夕的緊迫感,以時不我待的精氣神和不進則退的危機感,緊扣“高質量發展”主題,強化擔當實干,深入落實“勤快嚴實精細廉”作風要求,認真踐行“忠誠、干凈、擔當,表率、學習、奉獻”工作標準,把忠誠體現在干事中,把擔當體現在創業中,把為民體現在盡責中。
四是善作善成。要把發展成效作為履職盡責的最終檢驗,堅持一邊干一邊調研思考,在抓落實中總結提升,在謀發展中改進完善,全力把工作往前趕,把事情往前干,推動重點工作每隔一段時間就有變化,經濟社會發展每隔一段時間就有長進,真正做到縱向追趕有進步、橫向超越有進位。
同志們,抓創新就是抓發展,謀創新就是謀未來。聚焦“高質量發展”主題,創新驅動既是形勢所迫,也是大勢所趨。讓我們解放思想、改革創新、再接再厲,貫通落實“五項要求”“五個扎實”,奮力譜寫安康高質量發展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