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10月9日,中國企業改革與發展研究會成立30周年座談會暨中國企業改革50人論壇專題研討會在京召開。來自有關政府部門、研究機構、高等院校、企業家及企業代表于本次會議主會場參會。政界、學界、企業界等各界人士對中國企業改革與發展研究會30年的光輝歷程和突出貢獻給予了高度評價,并對中國企業改革與發展研究會未來寄予期待與祝愿。中國企業改革與發展研究會會長宋志平做主旨演講,中國企業改革與發展研究會副會長、吉林大學中國國有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李政主持本次會議。
回憶往昔,三十載以夢為馬,不負韶華
宋志平在會上深情回顧了中國企業改革與發展研究會成長的歷史。成立30年來,中國企業改革與發展研究會在國家有關部委關注下,國務院國資委的直接指導下,以及相關研究機構、高等院校與企業界共同支持下,堅持為企業服務,著力打造企業改革發展領域具有全國影響力的新型智庫。
宋志平結合自身經歷闡述了對國企改革的認識,國企改革關注三件事:體制、制度、機制。國資國企改革以深入實施國企改革三年行動為關鍵任務,形成以管資本為主的國資監管體制;國有企業制度改革方向是建立現代企業制度,要堅持“兩個一以貫之”,要落實“產權清晰、權責明確、政企分開、管理科學”十六字總體要求;混合所有制是引入市場化機制的一個重要途徑,中國建材推行的央企市營,通過引入多元化股權、規范公司治理、推行職業經理人制度、引入市場化機制、保持競爭中性提升國有企業競爭力。
頒發“中國企業改革與發展研究會成立30周年”紀念章,是中國企業改革與發展研究會成立30周年座談會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企業改革與發展研究會會長、首席專家、首席經濟學家、副會長、高級研究員,有關專家學者、企業代表等齊聚一堂,共同見證了莊重而熱烈的30周年紀念章授予儀式。
展望未來,高要求建設新型智庫
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黨委委員、秘書長彭華崗在致辭中對中國企業改革與發展研究會成立30周年表示了祝賀,對中國企業改革與發展研究會在國有企業改革理論創新與實踐研究方面的扎實工作給予高度評價,并表示中國企業改革與發展研究會作為有影響力的新型智庫,很好地搭建起了政府與企業之間、企業與國際組織之間、企業與研究機構之間溝通的橋梁。進入新時代以來,伴隨著新一輪全面深化改革不斷深入,國有企業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彭華崗認為新變革為中國企業改革與發展研究會提出了新的時代命題,研究會要進一步加強企業改革發展高端智庫的建設。一是要堅持黨的領導,把握正確方向;二是要發揮平臺優勢,做強特色品牌;三是要著力匯聚智力,打造一流智庫;四是要致力破解難題,提高研究質量;五是要精準服務企業,賦能改革發展。大膽開拓,積極作為,立思想之潮頭,發思想之先聲,助企業之發展,為國家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胸懷大局 ,高水平構建新發展格局
座談會上,經濟學家圍繞構建新發展格局,為企業改革發展提出具有理論性和針對性的建議。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楊偉民從宏觀角度以增長速度、就業、價格、國際收支為指標分析了高質量發展的內涵,并認為通過改革開放以來的經驗得知,實現發展必須改革,實現高質量發展也必須改革,改革的重點是產權制度和要素市場化配置。高質量發展主體是企業而不是政府,政府推動高質量發展應把握三個原則。一是經緯清晰,不干涉企業依法進行的生產經營活動;二是遵循市場經濟規律,提高治理水平;三是堅持系統原則,把握多目標平衡。
圍繞會議主題,6家國有企業負責人分享了企業在國有資本投資運營、綠色低碳發展、數字化轉型、混合所有制改革等方面的新步伐與新成效。